欢迎访问中国建设科技有限公司人才培训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 > 最新资讯

庆65·作品展 | “生命之匙”:打造医养建筑新模式
教务部 2021-10-20

“挂号交费跑来跑去”

“每次都找不到科室”

“环境嘈杂、空气污浊”

……

这些对于医院的无奈

你是否也曾经历过


难道对于医院的感受

只能是混乱、喧闹与无助

掌握了“生命之匙”的医养建筑

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标准院“)

将人性化设计理念注入医养建筑

利用其特有环境中的空间布局

打造了医养建筑新模式


下面就和小编一起康康

标准院那些设计独特的医养建筑


西安红会医院


该项目位于西安高铁新城区域内,秦汉大道南北段西侧,尚苑路北侧,文景山公园东侧。项目建设用地面积314亩,总建筑面积近68万m²,规划床位3000张。机动车停车位不少于6890个,一期总投资约24.3亿元。项目建设内容包括门(急)诊医技楼、住院大楼、后勤保障用房、行政办公用房、大型医用设备用房、实验和科研教学用房等。项目将采取一次规划,分期建设的方式,一期规划床位 1500 张,净用地面积198.6亩。


设计理念

H 立方+ 西安

项目抓住用地位于城市中轴延长线上的契机,通过建筑造型与景观设计将城市中轴线巧妙的容纳与医院的整体设计之中。采用周正对称、舒展大气的建筑形态,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仪式感,用以契合西安城市的建筑风貌特征。同时呼应渭河景观,将病房楼两两对齐,形成与文景山公园的景观视廊,医院建筑成为西侧城市公园的取景窗,优化渭河生态廊的空间结构。通过西安历史(History)与红会医院(Hospital)的时空连结(Hinge),建成传承西安文脉之医院。

H 立方 + 红会

设计发扬红会医院“一院三区”的发展脉络,以具有强红会医院特征的“H”形作为高铁新城院区的第五立面造型,形成红会医院的建筑名片。全面归纳红会医院南稍门院区的文化内涵,传承核心风貌,在高铁新城院区转译重现,在城市尺度上实现南北院区的一体化呈现。深入挖掘百年红会的发展历史,从医院发展的历史脉络中截取标志性“门头”要素,以建筑雕塑的手法,于新院区重塑“历史之门”,同“百年讲堂”一道置于城市中轴线上,强烈的传达出红会医疗品牌的特色与传承。通过百年(Hundred years)历史与红会(HongHui)医院的荣光(Halo)汇聚,建成传承红会品牌之医院。

H 立方 + 医疗

设计充分考虑超大规模医院的独特布局特征,结合红会医院“大综合、强骨科”的学科建设目标,创造性的提出了以3000床规模医技为中心的“红会医疗建筑模式”。通过最大程度的资源共享与安全高效的就医,实现人性环境与健康目标的疗愈理念,建成国际化标准之医院。

同时,建筑主体以白色为基色调,配合水平线条的舒缓隐喻,营造出静谧治愈的医疗建筑特征。曲线的立面造型,在隐含“八水绕长安”的文化韵味的同时,与周边文景山公园的山盘水曲相得益彰,为病患、医护人员创造了一个圆融恬适的医疗环境。


西安市红会医院高铁新城院区项目的建成,将增加西安市优质医疗资源供给、均衡优质医疗资源布局、助力西安建成“一带一路”国际医疗中心,有利于进一步改善全市、全省、周边省区群众就医条件,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健康需求。


邯郸第四人民医院



邯郸市第四医院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床位数450个,建筑高度68.2米。本项目是标准院首个设计牵头的EPC工程总承包项目,也融合了标准院“H+”医疗健康建筑设计服务体系,系统性的串联了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BIM等标准院优势业务板块,为业主展现了1+1>2的系统集成、增效减量效果,对于标准院大力发展设计牵头EPC工程总承包项目提供了重要经验。


设计理念

H+装配式钢结构——装配式钢结构医院示范项目

结构系统采用钢结构体系,材料性能好,标准化程度高,施工周期短。外围护系统强调集成设计,倡导装饰与保温隔热材料一体化,系统化解决建筑需求;将设备管线系统集中布置,减少与医疗功能区的交织和冲突。一方面,减少设备管线检修时对医疗活动和患者休息的干扰;另一方面使得功能空间更完整独立,成为弹性化空间。根据不同房间的性质,选用不同类型的墙体。大规模采用轻质条板类、轻钢龙骨类等装配式内隔墙系统,现场快速安装,改造便捷,满足医疗建筑功能的可变性要求。

H+绿色建筑

本项目按照绿色建筑二星标准设计。重点解决医疗建筑的高能耗问题,节省医院投入使用后的运营成本。

H+BIM技术

在项目设计全过程中,应用BIM技术对设计成果进行实时校核,提高设计的准确性,降低变更成本。

H+设计牵头EPC工程总承包

项目为标准院首个设计牵头的EPC工程总承包项目,对于大力发展设计牵头EPC项目提供了重要经验。

本项目为全国少有的装配式钢结构医院,建成后将成为装配式建筑在医疗领域应用的重要示范项目。建筑设计打破传统单线程医疗功能联系模式,整合立体多线程医疗联系网络,提高医疗效率。采用模块化的门诊单元及标准医技单元,替代性强,实现系统组织,实现可变化。整体建筑采用钢结构支撑体系+ALC条板外墙,增加隔震体系,创造了大空间弹性体系及结构保温装饰一体化的外围护系统。同时,作为设计牵头的EPC项目,为设计院今后的发展方向做出了探索。


嘉峪关中核404医院职业病防治综合楼及配套工程



本项目位于嘉峪关市玉泉路519号。中核四〇四医院占地面积23514.1㎡,新建职业病防治综合楼建筑面积为23000㎡(含地下面积4100㎡),改建门诊住院楼,美化院内环境,完善基础设施。


设计理念

 “以人为本、花园医院”

项目因地制宜、有机生长,打造花园医院,提升院区品质。

“功能整合,流程再造”

项目将新旧医疗功能进行有效整合,优化医疗流程,形成功能完备、特色突出的医疗综合体。

“高效共享,智能医院”

项目缩短患者就医流线、医疗物品传输流线,实现医院高效运行和资源共享,并且应用各种最新信息技术,实现全面的数字智能化。

此设计方案更加强调科学合理、技术先进、经济高效、可持续发展,得到了评审专家和业主的高度评价!在评审中获得第一名,充分展示了标准院医院设计的硬实力和专业素养。


广东梅州五华谷城医院



梅州谷城医院位于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总建筑面积约12.8万㎡,共有1200张床位。地上共11层, 建筑高度约48m。医院是五华县规模最大、科室最全的综合医院,也是全县第一家三级综合医院。作为梅州市重要的医疗服务阵地,梅州古城医院承担着医疗服务、科研服务、医护人员培训、健康教育推广等任务。


设计理念

花园中的医院

在有限的用地范围内营造多层次的绿化空间,努力打造花园中的医院,为病患提供绿色生态的就诊环境。

会呼吸的医院

建筑通过生态中庭的穿插、组合,将室外的空气和光线引入,形成多处通透、开放的灰空间,适应气候并调节环境。

会生长的医院

建筑采用对称布局的方式,设计为标准的医疗模块单元,可无缝进行拼接、延展,为医院的改扩建提供了良好的接口和可能性,同时兼顾经济性。

健康人的医院

摒弃了传统观念中对医院的认识,将“大健康”的概念引入,在服务病患群体之外,兼 顾服务健康群体,倡导现代城市的健康生活。

岭南人的医院

充分考虑当地气候的舒适性,从被动式节能的角度出发,使建筑适应当地的气候特征;强调地域文脉的延续性,充分挖掘岭南地域的建筑特色,赋予其新的形式特征,力求打造梅州城市的新地标。


北京首开寸草安慧里养老介护设施项目


本项目是亚运村安慧里住区中原既有办公楼建筑改造更新项目。项目创新性提出了社区复合型养老介护设施的新理念,研发了为高龄失能失智老年人提供护理照护和生活支援的融合式养老建设模式。探讨了住区更新可持续发展建设的新方法,并采用国际开放建筑空间再生建筑体系(S支撑体与I填充体完全分离)实施建造,构建了城市复合介护型养老设施的标准体系的适老通用标准、综合配置标准、人文环境标准、健康宜居标准、绿色科技标准和介护部品标准六大设计标准。


项目实现了从项目定位策划设计研发、养老技术标准设计研究、既有住区设计与装配式技术更新硏究、养老专项部品等研发设计再到施工建造全过程的实施。

来源: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