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建设科技有限公司人才培训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 > 业内新闻

“学习二十大 立法无障碍”《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草案)》第二场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研讨座谈会在京都信苑举行
教务部 2022-11-14


无障碍立法研讨座谈会


“学习二十大 立法无障碍”《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草案)》(第二场)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研讨座谈会在京都信苑举行


全国无障碍智库秘书处2022年11月11日消息:11月11日上午,由中国残联组织指导,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无障碍环境促进委员会(无障碍智库)、中国联通北京市分公司承办的 “学习二十大 立法无障碍”《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草案)》(第二场)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研讨座谈会在京都信苑举行。中国残联维权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住房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产品标准处、中国残疾人体育运动管理中心、北京市残联维权部、清华大学无障碍环境发展研究院、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中国民用机场协会标准管理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机场建筑研究中心、北京交通大学国家交通发展研究院、中央美术学院、北京新生命养老助残服务中心、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和无障碍环境展示馆展陈组委会等22位无障碍专家和推动者、体验者参加研讨座谈。会议由全国人大无障碍环境建设立法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会长吕世明主持。
第一阶段,吕世明领学和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并结合无障碍环境建设立法和工作推进做了畅谈感受。他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报告中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和依法治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回应人民关切无障碍环境建设立法等解读“以人民为中心”“提升人民生活品质”实现“共同富裕”等党的二十大精神内涵与精神实质;同时,介绍全国人大《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草案)》的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和全过程人民民主,传达中国残联主要领导同志对无障碍环境建设立法的指示精神。
接着,中国残联维权部副处长、全国人大无障碍环境建设立法领导小组专班成员孙计领, 重点介绍《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草案)》的相关背景和重要环节,阐述全国人大无障碍环境建设立法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介绍该法(草案)的结构布局以及主要内容等。他说,在座的很多专家都是见证了这部法从无到有,从起草到现在高质量的草案,大家都真正感受到这次立法充分体现了无障碍环境惠及社会全体成员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基础。特别是这部法(草案)中强调无障碍环境建设坚持党的领导,这一点十分重要。今天的会议正是“学习二十大、立法无障碍”切实把无障碍环境建设的立法理念、立法过程以及立法内容都体现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把无障碍环境建设统一到党的二十大部署上来,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统一到推进高质量立法上来。
在研讨座谈阶段,与会专家对全国人大一审并以最快速度将《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草案)》向社会公开广泛征求意见,畅所欲言抒己见,反响热烈普赞同。专家们一直认为,无障碍环境建设立法开宗明义提出惠及社会全体成员,从立法层面上强调无障碍环境惠及所有人、造福所有人,这让所有人都感到一种温暖,也感到一种责任。无障碍的社会服务,覆盖面也是极其广泛,覆盖各个领域、各行各业,如国家机关、行政服务、社区服务、公检法等层面,也包括交通服务、教育部门、医疗卫生等等,多层面的需求,构成多层面的无障碍环境特点,也就构成了在国家层面、在不同社会场景下的无障碍设施与信息的要求和无障碍服务与管理有效相衔接。专家们认为,这次立法得到社会的公认、全民的支持,在法律界也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价值。立法意义就在于解决执法力度不够,理念不落实、标准不落地、成效不显效、需求不满足等等重大问题。与会专家就各自所在领域的无障碍状况和业态对该法(草案)提出了提升和改进意见。大家表示既要量力而为、也要尽力而行,着眼点在于优化条文,强化法律法规与实践推进相协调、相嫁接、相对应。
近期,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无障碍环境促进委员会(智库)还将组织多场《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草案)》研讨座谈会,积极配合全国人大、中国残联完成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持续发挥无障碍智库和残疾人专门协会以及社会组织优势作用,广泛收集包括残疾人、老年人及其他社会成员的意见建议,听取相关组织机构、科研院校、建筑设计企业及媒体的反响,汇聚社会力量,实现高标准、高质量推进无障碍环境立法的目标。
2022年11月12日


——————————————

来源: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无障碍环境促进委员会(无障碍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