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建设科技有限公司人才培训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 > 业内新闻

“学习二十大、立法无障碍”《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草案)》首场征求意见研讨座谈在北京市规划展览馆举行
教务部 2022-11-13



2022年11月7日下午,在中国残联的组织指导下,由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无障碍环境促进委员会(无障碍智库)承办的“学习二十大、立法无障碍”《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研讨座谈会在北京市规划展览馆举行,会议由全国人大无障碍环境建设立法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会长吕世明主持。
来自中国残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工信部信通院数字化适老及信息无障碍联盟、中国民用机场协会、中国建筑学会无障碍专业委员会、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弘都院、中国中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市无障碍环境促进中心、华商(北京)律师事务所律师以及国家无障碍环境展示馆展陈组委会的21位无障碍领域的专家和推动者及体验者参加研讨座谈。
首先,吕世明领学和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并结合无障碍环境建设立法和工作推进做了畅谈感受。他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报告中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和依法治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回应人民关切无障碍环境建设立法等解读“以人民为中心”“提升人民生活品质”实现“共同富裕”等党的二十大精神内涵与精神实质;同时,介绍全国人大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的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全过程人民民主,传达中国残联主要领导同志对无障碍环境建设立法的指示精神。接着,中国残联维权部副主任张东旺从无障碍环境建设立法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全面惠及社会全体成员共享无障碍环境的必然要求和立法(草案)的结构布局以及主要内容等方面,重点介绍《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草案)》的相关背景和重要环节。
在研讨座谈中,与会专家对全国人大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草案)》广泛征求意见反响热烈、积极赞同,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专家们一致认为,国家制定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草案)》是坚持“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体现。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消除公共设施、交通出行、信息交流、社会服务等领域的障碍,是让所有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维护其生命尊严,提高生活品质,推动我国人权事业进步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履行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的重要内容,体现了国家责任。无障碍立法(草案)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思维观念,兼顾前瞻发展和当下操作,是一部全面系统的法律,为下一步地方贯彻和修订无障碍环境法规提供顶层制度设计和坚实的法律支撑。专家们认为,特别是结合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对无障碍环境建设立法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更强烈的责任担当。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六个必须坚持”是今后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的重要遵循和重要依据,要从“六个必须坚持”来审视无障碍环境建设立法,中国式现代化的无障碍环境建设和全社会无障碍文明环境需要通过法律的维护和相关的法规制度来保驾护航、依法治理。
当下正值《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草案)》已经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审议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阶段。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助力无障碍环境建设立法,广泛吸纳各方良策建议,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无障碍环境促进委员会(无障碍智库)积极组织智库合作单位多方联合召开“学习二十大 立法无障碍”《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草案)》征求意见研讨座谈会,邀请全国无障碍智库有关专家对《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草案)》提供智力支持,为高质量立法做出贡献。在首场研讨座谈会上,来自各领域的无障碍专家共同学习、共同分享、共同交流,提出很多具有价值性的修改建议。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无障碍环境促进委员会作为无障碍智库秘书处将及时汇总整理相关意见建议,向中国残联相关部门和全国人大有关部门报告,为共同推进高质量立法做出贡献。




来源:无障碍环境促进委员会(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