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建设科技有限公司人才培训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 > 党建先锋

跨越时代征程,共筑安居生活 ▎热烈祝贺中国共产党建党102周年!
教务部 2023-07-01

图片

102载砥砺,是什么让一颗暗夜中的火种炽燃成引领民族复兴的熊熊火炬?
102载拼搏,是什么让一个百年大党走过世纪沧桑依然风华正茂?
从嘉兴南湖上的小小红船到领航中国的巍巍巨轮,回望那风雷激荡的峥嵘岁月,捧读用热血与生命写就的红色华章,人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理想、力量与担当。
今天,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新的复兴画卷正徐徐展开。
坚持真理,坚守信仰
真理,总是蕴含着震撼人心的力量。
回望百余年前的起点,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惊醒了“五千余年的沉梦”。从此,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开始了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过程。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是烽火年代的嘹亮号角;
“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这是建设时期的坚定抉择;
“发展才是硬道理”,这是改革春潮中的拨云破雾……
在东方古国改天换地的史诗中,真理之光,始终闪耀。
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在伟大实践中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这一伟大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因为真理的指引,所以无往不胜;因为理想的召唤,所以百折不挠。
如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正熔铸于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中,让百年大党生发出源源不竭的青春朝气。
使命艰巨,梦想伟大
百余年沧桑巨变,中国共产党人始终肩负着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伟大使命,筚路蓝缕、砥砺前行。
这是为民造福的初心闪耀——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的铮铮誓言,有着最为生动有力的注脚。
这是矢志复兴的奋斗图景——
植根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沃土的中国共产党,更懂得复兴之于中华民族的意义。从成立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将复兴重任扛在肩头。
“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实践,是一个接续奋斗的历史过程,是一项救国、兴国、强国,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完整事业。”习近平总书记以这样的“大历史观”道出百年大党始终不渝的奋斗方向。
“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坚定话语彰显了百年大党的博大胸怀。
新的征程,新的冲锋
山长水阔不辞其远,风摧雨折不改其志。
“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二十大上,习近平总书记为百年大党锚定新的奋斗目标。
以初心为舵,以使命为帆,中国共产党正带领亿万人民意气风发,坚定地走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康庄大道上。
再启新程,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
“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不能骄傲自满,党不能骄傲自满,国家不能骄傲自满,领导层不能骄傲自满,人民不能骄傲自满,而是要增强忧患意识、慎终追远,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习近平总书记以谆谆嘱托指明奋进方向。
一个拥有9600多万党员的大党,只有自身过硬,才能挑得起担子、跨得过险滩。
再启新程,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必然会遇到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
伟大的事业,往往在千难万险中成就。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力主在国歌歌词中保留“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提醒大家始终保持斗争精神,安而不忘危;
奋进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将“坚持发扬斗争精神”作为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五条重大原则之一写入党的二十大报告。
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保持“斗罢艰险又出发”的劲头,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我们就一定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挑战,通过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千秋伟业势如虹,重整行装再出发。
百余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李大钊说,黄金时代,不在我们背后,乃在我们面前;不在过去,乃在将来。
百余年后,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正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奋勇前进、笃行不怠,书写着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崭新答卷。
来 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