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12月27日,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解读这一意见。
破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突出矛盾和问题
针对社会对于职业教育存在的刻板印象,意见强调坚持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建立健全多形式衔接、多通道成长、可持续发展的梯度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推动职普协调发展、相互融通,让不同禀赋和需要的学生能够多次选择、多样化成才。
针对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匹配度不高等问题,意见提出打造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制度设计,更加注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立足新发展格局,意见提出推动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产业结构相匹配的现代职业教育结构和区域布局;强调社会力量参与,意见鼓励支持地方和重点行业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在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上先行先试、率先突破、示范引领。
此外,意见在巩固职业教育类型特色、提升职业学校关键办学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
提出新阶段职业教育改革一系列举措
“五重点”,即围绕职业教育自立自强设计的五项重点工作:提升职业学校关键办学能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建设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拓宽学生成长成才通道、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机制。
建立部省协同推进机制
系列举措如何贯彻落实?意见以建立部省协同推进机制为核心,提出构建央地互动、区域联动,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协同的发展机制,着力营造制度供给充分、条件保障有力、产教深度融合的新生态。
出席发布会的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司长欧晓理介绍,近年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教育部等部门通过“十三五”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十四五”教育强国推进工程两个重大工程,切实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引领作用,积极支持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还通过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设备购置与更新改造贷款贴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等渠道,及时做好职业教育领域重点项目的引导、储备和推荐工作。
陈子季表示,2023年初,将先选择约10个省份,建立部省协同推进机制。同时,梳理经验、总结规律,形成区域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工具箱”并推广应用。
此外,有关部门将推出一批关键政策和重点项目。一方面,围绕“五重点”,分别推出专项工程计划,推出一批引领职业教育领域改革的国家级项目,树立标杆、打造品牌。另一方面,针对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改革,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等难点,在国家层面出台政策,向社会传递信号、给地方提供支持。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