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建设科技有限公司人才培训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 > 业内新闻

国家、部委“双碳”政策全梳理
教务部 2022-11-04


导语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着力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承诺。“碳达峰”和“碳中和”发展目标顺应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有利于构建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循环经济发展,助推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实现社会高质量发展。在“碳中和”目标倒逼下,为各部门绿色低碳发展带来了压力与机遇,未来在低碳领域将提供众多就业机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助力我国经济保持稳健增长。


为进一步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顺利实施,力争我国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相关部门积极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接下来,小棉袄将给大家分享2021年以来国家和各部委出台的“双碳”相关政策,具体内容如下——


一、党中央、国务院“双碳”政策


(一)国务院




(上下滑动可查看详情)

 

主要内容:到2025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明显优化,绿色产业比重显著提升,基础设施绿色化水平不断提高,清洁生产水平持续提高,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碳排放强度明显降低,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更加完善,法律法规政策体系更加有效,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体系、流通体系、消费体系初步形成。到2035年,绿色发展内生动力显著增强,绿色产业规模迈上新台阶,重点行业、重点产品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


文件名称:《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


发布时间:2021年2月22日


原文链接:

http://www.gov.cn/xinwen/2021-02/22/content_5588304.htm


(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上下滑动可查看详情)


主要内容:到2025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制度框架初步形成,比较科学的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初步建立,生态保护补偿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政策制度逐步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政府考核评估机制初步形成,生态产品“难度量、难抵押、难交易、难变现”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保护生态环境的利益导向机制基本形成,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能力明显增强。到2035年,完善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全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新模式全面形成,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为基本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文件名称:《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


发布时间:2021年4月26日


原文链接:

http://www.gov.cn/zhengce/2021-04/26/content_5602763.htm


(三)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




(上下滑动可查看详情)

 

主要内容:到2025年,城乡建设绿色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基本建立,建设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碳减排扎实推进,城市整体性、系统性、生长性增强,“城市病”问题缓解,城乡生态环境质量整体改善,城乡发展质量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明显提升,综合治理能力显著提高,绿色生活方式普遍推广。到2035年,城乡建设全面实现绿色发展,碳减排水平快速提升,城市和乡村品质全面提升,人居环境更加美好,城乡建设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基本实现现代化,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

文件名称:《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21日


原文链接:

http://www.gov.cn/zhengce/2021-10/21/content_5644083.htm


(四)中共中央、国务院




(上下滑动可查看详情)

 

主要内容:到2025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初步形成,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13.5%;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森林覆盖率达到24.1%,森林蓄积量达到180亿立方米,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奠定坚实基础。到2030年,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重点耗能行业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到2060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和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全面建立,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文件名称:《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24日


原文链接:

http://www.gov.cn/zhengce/2021-10/24/content_5644613.htm


(五)国务院




(上下滑动可查看详情)

 

主要内容:“十四五”期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优化取得明显进展,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煤炭消费增长得到严格控制,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构建,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取得新进展,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得到普遍推行,有利于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3.5%,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为实现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顺利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

文件名称:《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26日


原文链接: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21-10/26/content_5644984.htm


(六)国务院




(上下滑动可查看详情)

 

主要内容: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以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石化化工等行业为重点,推进节能改造和污染物深度治理。同时,推动城镇绿色节能改造工程,全面推进城镇绿色规划、绿色建设、绿色运行管理,推动低碳城市、韧性城市、海绵城市、“无废城市”建设。全面提高建筑节能标准,加快发展超低能耗建筑,积极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建筑光伏一体化建设。到2025年,节能减排政策机制更加健全,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水平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

文件名称:《“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


发布时间:2022年1月24日


原文链接: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22-01/24/content_5670202.htm


二、各部委“双碳”政策


(一)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上下滑动可查看详情)



主要内容:进一步加快发展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等可再生能源,采取措施缓解可再生能源企业困难,促进可再生能源良性发展,是实现应对气候变化目标,更好履行我国对外庄重承诺的必要举措。要充分认识发展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意义,合力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支持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等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对短期偿付压力较大但未来有发展前景的可再生能源企业,金融机构可以按照风险可控原则,在银企双方自主协商的基础上,根据项目实际和预期现金流,予以贷款展期、续贷或调整还款进度、期限等安排。


文件名称:《关于引导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促进风电和光伏发电等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1年3月12日


原文链接:

https://www.ndrc.gov.cn/xwdt/tzgg/202103/t20210312_1269411.html



 

主要内容:按照科学、民主、公正、高效的原则,平等对待各类投资主体,紧紧围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在“十一五”以来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各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基础设施能力建设的基础上,继续统筹安排污染治理和节能减碳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资金,坚持“一钱多用”,积极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实施过程中符合条件的项目。重点支持内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重点支持各地污水处理、污水资源化利用、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城镇医疗废物危险废物集中处置等环境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二是重点支持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石化等重点行业节能减碳改造,推广应用重大绿色低碳零碳负碳技术示范,煤炭消费减量替代和清洁高效利用,绿色产业示范基地等项目建设。


文件名称:《污染治理和节能减碳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


发布时间:2021年5月18日


原文链接:

https://www.ndrc.gov.cn/xwdt/tzgg/202105/t20210518_1280107.html?code=&state





主要内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构建资源循 环型产业体系和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对保障国家资源安全,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 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着力建设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深化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再生资源利用水平,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保障。到 2025 年,循环型生产方式全面推行,绿色设计和清洁生产普遍推广,资源综合利用能力显著提升,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基本建立。

文件名称:《“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2021年7月7日

原文链接:

https://www.ndrc.gov.cn/xwdt/tzgg/202107/t20210707_1285530.html?code=&state



 

主要内容到2025年,清洁生产推行制度体系基本建立,工业领域清洁生产全面推行,农业、服务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领域清洁生产进一步深化,清洁生产整体水平大幅提升,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重点行业主要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明显降低,清洁生产产业不断壮大。到2025年,工业能效、水效较2020年大幅提升,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6000万亩。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总量比2020年分别下降8%、8%、10%、10%以上。全国废旧农膜回收率达85%,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86%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城镇新建建筑全面达到绿色建筑标准。


文件名称:《“十四五”全国清洁生产推行方案》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9日


原文链接:

https://www.ndrc.gov.cn/xwdt/tzgg/202111/t20211109_1303468.html



 

主要内容:到2025年,通过实施节能降碳行动,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炼油、乙烯、合成氨、电石等重点行业和数据中心达到标杆水平的产能比例超过30%,行业整体能效水平明显提升,碳排放强度明显下降,绿色低碳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到2030年,重点行业能效基准水平和标杆水平进一步提高,达到标杆水平企业比例大幅提升,行业整体能效水平和碳排放强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如期实现碳达峰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文件名称:《关于严格能效约束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的若干意见》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21日


原文链接:

https://www.ndrc.gov.cn/xwdt/tzgg/202110/t20211021_1300584.html



 

主要内容:对于能效在标杆水平特别是基准水平以下的企业,积极推广本实施指南、绿色技术推广目录、工业节能技术推荐目录、“能效之星”装备产品目录等提出的先进技术装备,加强能量系统优化、余热余压利用、污染物减排、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和公辅设施改造,提高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绿色化水平,提升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等单位创新资源,推动节能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绿色共性关键技术、前沿引领技术和相关设施装备攻关。推动能效已经达到或接近标杆水平的骨干企业,采用先进前沿技术装备谋划建设示范项目,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


文件名称:《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2022年版)》


发布时间:2022年2月11日


原文链接:

https://www.ndrc.gov.cn/xwdt/tzgg/202202/t20220211_1315447.html



 

主要内容:到2025年,共建“一带一路”生态环保与气候变化国际交流合作不断深化,绿色丝绸之路理念得到各方认可,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金融等领域务实合作扎实推进,绿色示范项目引领作用更加明显,境外项目环境风险防范能力显著提升,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到2030年,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理念更加深入人心,绿色发展伙伴关系更加紧密,“走出去”企业绿色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境外项目环境风险防控体系更加完善,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文件名称:《关于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的意见》


发布时间:2022年3月28日


原文链接:

https://www.ndrc.gov.cn/xwdt/tzgg/202203/t20220328_1320630.html



 

主要内容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对标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促进煤炭消费转型升级,对新建煤炭利用项目,应对照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重点领域标杆水平建设实施,推动清洁高效利用水平应提尽提,力争全面达到标杆水平。对清洁高效利用水平低于基准水平的存量项目,引导企业有序开展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改造,加快推动企业减污降碳,坚决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落后工艺。依据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重点领域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限期分批实施改造升级和淘汰。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向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效应显著的重点项目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落实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用装备、技术改造、资源综合利用等税收优惠政策,加快企业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改造升级步伐,提升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整体水平。


文件名称:《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重点领域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2年版)》


发布时间:2022年5月10日


原文链接:

https://www.ndrc.gov.cn/xwdt/tzgg/202205/t20220510_1326824.html


(二)能源局




(上下滑动可查看详情)


 

主要内容:农村地区能源绿色转型发展,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内在要求,是构建现代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文件指出,到2025年,建成一批农村能源绿色低碳试点,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占农村能源的比重持续提升,农村电网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展壮大,绿色低碳新模式新业态得到广泛应用,新能源产业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补充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绿色、多元的农村能源体系加快形成。

文件名称:《加快农村能源转型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29日


原文链接:http://zfxxgk.nea.gov.cn/2021-12/29/c_1310411188.htm



主要内容:能源生产和消费相关活动是最主要的二氧化碳排放源,大力推动能源领域碳减排是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以及加快构建现代能源体系的重要举措。文件指出,要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统筹推进全国及各地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在“十四五”时期,基本建立推进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的制度框架,形成比较完善的政策、标准、市场和监管体系,构建以能耗“双控”和非化石能源目标制度为引领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推进机制。到2030年,基本建立完整的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基本制度和政策体系,形成非化石能源既基本满足能源需求增量又规模化替代化石能源存量、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得到全面增强的能源生产消费格局。


文件名称:《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


发布时间:2022年1月30日


原文链接:http://zfxxgk.nea.gov.cn/2022-01/30/c_1310464313.htm



 

主要内容: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系统观念,深入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统筹能源安全和绿色低碳转型,全面实施“十四五”规划,深入落实碳达峰行动方案,以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着力提升能源供给弹性和韧性,着力壮大清洁能源产业,着力提升能源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加快建设能源强国。坚持以立为先,深入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重点开展能源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标准提升行动计划,加快构建能源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围绕新型电力系统、新型储能、氢能和燃料电池、碳捕集利用与封存、能源系统数字化智能化、能源系统安全等6大重点领域,增设若干创新平台。


文件名称:《2022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


发布时间:2022年3月17日


原文链接http://zfxxgk.nea.gov.cn/2022-03/17/c_1310534134.htm


(三)生态环境部




(上下滑动可查看详情)


 

主要内容: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决策部署,在应对气候变化和促进绿色低碳发展中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推动温室气体减排,规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及相关活动。生态环境部根据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控制要求,综合考虑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优化、大气污染物排放协同控制等因素,制定碳排放配额总量确定与分配方案。文件指出,加强对地方碳排放配额分配、温室气体排放报告与核查的监督管理,会同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对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及相关活动进行监督管理和指导。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负责在本行政区域内组织开展碳排放配额分配和清缴、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的核查等相关活动。设区的市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负责配合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落实相关具体工作,并根据本办法有关规定实施监督管理。


文件名称:《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


布时间:2021年1月5日


原文链接:

http://www.mee.gov.cn/xxgk2018/xxgk/xxgk02/202101/t20210105_816131.html



 

主要内容:围绕落实二氧化碳排放达峰目标与碳中和愿景,统筹推进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加强顶层设计,着力解决与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协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把降碳作为源头治理的“牛鼻子”,协同控制温室气体与污染物排放,协同推进适应气候变化与生态保护修复等工作,支撑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文件指出,在“十四五”期间,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统筹融合的格局总体形成,协同优化高效的工作体系基本建立。到2030年前,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整体合力充分发挥,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稳步提升,为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目标与碳中和愿景提供支撑,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文件名称:《关于统筹和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的指导意见》


发布时间:2021年1月11日


原文链接:

http://www.mee.gov.cn/xxgk2018/xxgk/xxgk03/202101/t20210113_817221.html



 

主要内容: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以下简称“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推动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推进“两高”行业减污降碳协同控制,提升清洁生产和污染防治水平,将碳排放影响评价纳入环境影响评价体系。新建、扩建“两高”项目应采用先进适用的工艺技术和装备,单位产品物耗、能耗、水耗等达到清洁生产先进水平,依法制定并严格落实防治土壤与地下水污染的措施。国家或地方已出台超低排放要求的“两高”行业建设项目应满足超低排放要求。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和行政审批部门应积极推进“两高”项目环评开展试点工作,衔接落实有关区域和行业碳达峰行动方案、清洁能源替代、清洁运输、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等政策要求。


文件名称:《关于加强高耗能、高排放建设项目生态环境源头防控的指导意见》


发布时间:2021年5月31日


原文链接:

http://www.mee.gov.cn/xxgk2018/xxgk/xxgk03/202105/t20210531_835511.html



 

主要内容:将碳达峰、碳中和作为示范园区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践行绿色低碳理念、强化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培育低碳新业态、提升绿色影响力等措施,以产业优化、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宣传推广、项目示范为抓手,在“一园一特色,一园一主题”的基础上,形成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方案和实施路径,分阶段、有步骤地推动示范园区先于全社会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以优化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推动低碳技术创新应用转化、构建双碳目标管理平台和强化绿色低碳理念宣传教育为四大重点任务,强化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在示范园区建设过程中,所有示范园区均应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作为重要目标,并制定相应的实施路径举措。


文件名称:《关于推进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工作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1年9月1日


原文链接:

http://www.mee.gov.cn/xxgk2018/xxgk/sthjbsh/202109/t20210901_884575.html



 

主要内容: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把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锚定美丽中国建设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全面提高环境治理综合效能,实现环境效益、气候效益、经济效益多赢。到2025年,减污降碳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重点区域、重点领域结构优化调整和绿色低碳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减污降碳协同度有效提升。到2030年,减污降碳协同能力显著提升,助力实现碳达峰目标;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碳达峰与空气质量改善协同推进取得显著成效;水、土壤、固体废物等污染防治领域协同治理水平显著提高。


文件名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22年6月13日


原文链接:

http://www.mee.gov.cn/xxgk2018/xxgk/xxgk03/202206/t20220617_985879.html


(四)工业和信息化部




(上下滑动可查看详情)


 

主要内容:以碳中和为导向,制定重点行业碳达峰目标任务及路线图,支持智能光伏、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建设工业绿色低碳转型与工业赋能绿色发展相互促进、深度融合的产业体系。统筹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建立商业可持续的产融合作推动工业绿色发展路径,引导金融资源为工业绿色发展提供精准支撑,助力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不断提升中国工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力,为建设全球气候治理新体系贡献力量。到2025年,推动工业绿色发展的产融合作机制基本成熟,符合工业特色和需求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更加完善,工业企业绿色信息披露机制更加健全,力争金融重点支持的工业企业成为碳减排标杆,有力支撑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文件名称:《关于加强产融合作推动工业绿色发展的指导意见》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5日


原文链接:

https://www.miit.gov.cn/zwgk/zcwj/wjfb/yj/art/2021/art_77c69053e7174d63920c1406fa0567c7.html



 

主要内容:发挥碳固定碳消纳优势,协同推进产业链碳减排,有序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提高行业能效水平。拟制高碳产品目录,稳妥调控部分高碳产品出口。提升中低品位热能利用水平,推动用能设施电气化改造,合理引导燃料“以气代煤”,适度增加富氢原料比重。鼓励石化化工企业因地制宜、合理有序开发利用“绿氢”,推进炼化、煤化工与“绿电”、“绿氢”等产业耦合示范。到2025年,石化化工行业基本形成自主创新能力强、结构布局合理、绿色安全低碳的高质量发展格局,高端产品保障能力大幅提高,核心竞争能力明显增强,高水平自立自强迈出坚实步伐。


文件名称:《关于“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发布时间:2022年4月7日


原文链接:

https://www.miit.gov.cn/zwgk/zcwj/wjfb/yj/art/2022/art_4ef438217a4548cb98c2d7f4f091d72e.html



 

主要内容:促进节能低碳发展。鼓励企业优化能源结构,扩大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应用比例,逐步淘汰燃煤锅炉、加热炉。制定化纤行业碳达峰路线图,明确行业降碳实施路径,加大绿色工艺及装备研发,加强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及重点节能减排技术推广。加快化纤工业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供应链、绿色园区建设,开展水效和能效领跑者示范企业建设,推动碳足迹核算和社会责任建设。


文件名称:《关于化纤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发布时间:2022年4月21日


原文链接:

https://www.miit.gov.cn/zwgk/zcwj/wjfb/yj/art/2022/art_a01b7532a39a41e891d2540da6981d72.html



 

主要内容:有序推进轻工业碳达峰进程,绘制造纸等行业低碳发展路线图,加大食品、皮革、造纸、电池、陶瓷、日用玻璃等行业节能降耗和减污降碳力度,加快完善能耗限额和污染排放标准,树立能耗环保标杆企业,推动能效环保对标达标。推动塑料制品、家用电器、造纸、电池、日用玻璃等行业废弃产品循环利用。积极推行绿色制造,培育一批绿色制造典型。鼓励企业进园入区,引导企业逐步淘汰高耗能设备和工艺,推广使用绿色、低碳、环保工艺和设备,推进节能降碳改造、清洁生产改造、清洁能源替代、新污染物环境风险管控、节水工艺改造提升,提升清洁生产水平、减污降碳协同控制水平及能源、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件名称:《关于推动轻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发布日期:2022年6月17日


原文链接:

https://www.miit.gov.cn/zwgk/zcwj/wjfb/yj/art/2022/art_8b7cdd1bdf824db59851d2d3787dd2d0.html


(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上下滑动可查看详情)

 

主要内容:围绕建立完善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提出了完善碳排放基础通用标准体系、加强重点领域碳减排标准体系建设、加快布局碳清除标准体系、健全市场化机制标准体系、完善计量技术体系、加强计量管理体系建设、健全计量服务体系7个方面的24项重点任务,明确了实施碳计量科技创新工程、碳计量基础能力提升工程、碳计量标杆引领工程、碳计量精准服务工程、碳计量国际交流合作工程5项重点工程,开展双碳标准强基行动、百项节能降碳标准提升行动、低碳前沿技术标准引领行动、绿色低碳标准国际合作行动4项重点行动,并对协调推动各项工作落实提出相应要求。


文件名称:《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22年10月31日


原文链接:

https://www.samr.gov.cn/xw/zj/202210/t20221031_351174.html


(六)科技部




(上下滑动可查看详情)

 

主要内容:加快绿色安全发展,有序推进轻工业碳达峰进程,绘制造纸等行业低碳发展路线图。加大食品、皮革、造纸、电池、陶瓷、日用玻璃等行业节能降耗和减污降碳力度,加快完善能耗限额和污染排放标准,全面建设绿色制造体系。完善绿色工厂评价、节水节能规范等标准,建设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积极推行绿色制造,培育一批绿色制造典型。鼓励企业进园入区,引导企业逐步淘汰高耗能设备和工艺,推广使用绿色、低碳、环保工艺和设备,推进节能降碳改造、清洁生产改造、清洁能源替代、新污染物环境风险管控、节水工艺改造提升,提升清洁生产水平、减污降碳协同控制水平及能源、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文件名称:《国家高新区绿色发展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发布日期:2021年2月2日


原文链接:

https://www.most.gov.cn/xxgk/xinxifenlei/fdzdgknr/fgzc/gfxwj/gfxwj2021/202102/t20210202_172685.html



 

主要内容: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统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与能源、工 业、城乡建设、交通等领域碳减排,对于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文件指出,要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系统观念,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坚持创新驱动作为发展的第一动力,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构建低碳零碳负碳技术创新体系,统筹提出支撑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目标的科技创新行动和保障举措,并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做好技术研发储备。


文件名称:《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


发布时间:2022年8月18日


原文链接:

https://www.most.gov.cn/xxgk/xinxifenlei/fdzdgknr/qtwj/qtwj2022/202208/t20220817_181986.html


(七)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上下滑动可查看详情)


 

主要内容:充分认识推动县城绿色低碳建设的重要意义,加强县城绿色低碳建设,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县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统筹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内容,是补齐县城建设短板、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举措。各地要立足新发展阶段,以绿色低碳理念引领县城高质量发展,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同时,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县城新建建筑要落实基本级绿色建筑要求,鼓励发展星级绿色建筑。加快推行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节水标准,加强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不断提高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的比例。


文件名称:《关于加强县城绿色低碳建设的意见》


发布时间:2021年5月25日


原文链接:

https://www.mohurd.gov.cn/gongkai/fdzdgknr/tzgg/202106/20210608_250403.html


(八)交通运输部




(上下滑动可查看详情)


 

主要内容:“绿色”是满足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推动形成绿色交通发展方式,提高资源集约节约化水平,促进交通与自然和谐共生。重点从生态环保、集约节约2个评价维度设置3项指标。交通运输工具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与碳排放水平。该指标反映由交通运输工具产生的大气污染物与二氧化碳排放下降情况,体现减排效果。交通与环境协调发展水平。该指标反映交通运输绿色发展水平及能源综合利用效率,重点从城市绿色出行水平和新能源载运工具推广应用等方面进行衡量。交通基础设施空间资源集约化水平。该指标反映综合交通及各运输方式对土地、岸线、线位等国土空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情况。


文件名称:《交通强国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发布时间:2022年3月17日


原文链接:

https://xxgk.mot.gov.cn/2020/jigou/zhghs/202203/t20220317_3646455.html



 

主要内容:推动绿色低碳交通可持续发展工程,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根据交通运输绿色低碳系列部署,围绕营运交通工具碳排放强度下降总目标,实施绿色低碳交通可持续发展工程。“十四五”时期,以营运交通工具动力革命和低碳基础设施建设运营为重点,强化交通基础设施对低碳发展有效支撑;支持新能源清洁能源营运车船规模应用;加快船舶受电设施改造、协同推进码头岸电设施改造;鼓励高耗能船舶进行节能技术改造,提高营运车船能效水平。


文件名称:《关于扎实推动“十四五”规划交通运输重大工程项目实施工作方案》


发布时间:2022年5月20日


原文链接:

https://xxgk.mot.gov.cn/2020/jigou/zhghs/202205/t20220520_3656075.html



 

主要内容: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部署要求,统筹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以交通运输全面绿色低碳转型为引领,以提升交通运输装备能效利用水平为基础,以优化交通运输用能结构、提高交通运输组织效率为关键,加快形成绿色低碳交通运输方式,加快推进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让交通更加环保、出行更加低碳,助力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推广节能低碳型交通工具,积极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运输工具,加强交通电气化替代,积极开展绿色出行创建行动。提升绿色出行装备水平,大力培育绿色出行文化,完善绿色出行服务体系。


文件名称:《交通运输部 国家铁路局 中国民用航空局 国家邮政局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的实施意见 》


发布时间:2022年6月24日


原文链接:

https://xxgk.mot.gov.cn/2020/jigou/zhghs/202206/t20220624_3659984.html


(九)财政部




(上下滑动可查看详情)


 

主要内容:立足当前发展阶段,以支持实现碳达峰工作为侧重点,提出综合运用财政资金引导、税收调节、多元化投入、政府绿色采购等政策措施做好财政保障工作,具体包括四个部分。一是总体要求。主要阐明财政支持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和主要目标。二是支持重点方向和领域。明确重点支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重点行业领域绿色低碳转型、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和基础能力建设、绿色低碳生活和资源节约利用、碳汇能力巩固提升、完善绿色低碳市场体系等六大方面。三是财政政策措施。包括强化财政资金支持引导作用、健全市场化多元化投入机制、发挥税收政策激励约束作用、完善政府绿色采购政策、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等五方面。四是保障措施。具体为强化责任落实、加强协调配合、严格预算管理、加大学习宣传力度四个方面。 


文件名称:《财政支持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


发布时间:2022年5月25日


原文链接:

http://zyhj.mof.gov.cn/zcfb/202205/t20220530_3814434.htm


(十)教育部




(上下滑动可查看详情)


 

主要内容:加快构建高校碳中和科技创新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加快碳中和科技成果在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的示范应用,构建教育、科技和产业统筹推进、融合发展的格局,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实施重点行业领域减污降碳行动、实现绿色低碳技术重大突破、完善绿色低碳政策和市场体系、营造绿色低碳生活、提升生态碳汇能力、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等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同时,开展碳中和应用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建设若干碳中和领域前沿科学中心,探索碳减排、碳零排、碳负排等关键技术的共性科学问题;建设碳中和领域关键核心技术集成攻关大平台,开展从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到产业化的全链条攻关。


文件名称:《高等学校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计划》


发布时间:2021年7月15日


原文链接: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moe_784/202107/t20210728_547451.html


来源:保温材料与节能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