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简介
长期以来党和国家不断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在支持“三农”发展上持续强化涉农职业教育服务乡村建设力度。然而面对覆盖面更广、要求更高的乡村振兴目标,职业教育应如何发挥比较优势,创新“三农”人才培养模式?如何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人才支撑?敬请关注《职教中国》第91集《如何让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
本期嘉宾
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副司长 孙法军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二级巡视员 刘杰
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李学太
本期节目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本期节目
精彩观点
现代农业新蓝海 时代召唤新农人
农村青年是乡村振兴的主力军,是最富活力的创业创新力量,通过完善训后跟踪服务、促进青年人才使用的系列举措,努力培养造就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青年农民队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人才基础。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基础靠教育。打造百所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就是为了鼓励和帮助农民接受学历教育,提高科技文化素质,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输送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百校”要主动对接服务区域农业农村需求,突出“三农”本色,加大技能型人才培养,练好内功,抱团发展,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
提高认识 跑出涉农职业教育“加速度”
当前要从服务基础产业、保障民生、维护国家安全、服务国家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涉农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涉农职业教育政策导向调整为从公益性和外部性出发,以政府买单为主,社会资源有效引入为辅,并建立完善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促进职业教育精准赋能乡村振兴,需要加速从供给驱动向需求驱动的转变。
围绕全产业链 加快培育新动能 助力乡村振兴
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鼓励教师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技术送进千家万户。广大教师发挥与农牧行业联系密切的天然优势,开展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加强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加快新技术推广应用。学院坚持把先进的技术、优秀的人才、优质的产品直接送往生产第一线,加强“校企农”三方合作,开展“科技服务万里行”“博士团队齐鲁行”“百名专家联牧场 产教融合助振兴”等活动,构建“学院+公司+农户”的联动服务模式,形成了“服务一家,带动一片”的良好效果。
来源 | CETV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