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建设科技有限公司人才培训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 > 业内新闻

2022年全国两会自然资源领域热点+ 十年中央一号文件里的自然资源要点
教务部 2022-03-03


2022年 |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将召开。这是我们党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风云际会的节点
我们将开启怎样的新航程?
站在历史的交汇点
自然资源部门又将如何找准发力点
让我们进入“两会时间”寻找答案


稳 中 求 进


“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后,如何确保中国在新征程上行稳致远?稳中求进”,成为今年各项工作最突出的关键词。



新的一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如何以更全面的“稳”,保障更高质量的“进”,努力实现多重目标的动态平衡,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时代新考卷。自然资源处于供给端重要位置,如何完善资源市场化配置,破除资源无效低效供给?如何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促进新动能形成?这些话题必将成为代表委员们讨论的热点。

 食 安 全


食为政首,谷为民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障好初级产品供给是一个重大战略性问题,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 



2022年,自然资源部将在严格耕地用途管制基础上,深入推进一揽子措施,包括完善耕地保护的法律制度,强化责任考核,对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及农业设施建设用地实行年度“进出平衡”,强化执法监督。耕地保护还有哪些行之有效的“中国策”?期待代表委员们的真知灼见。


 化 改 革


全面深化改革是破解难题的金钥匙
也是发展进步的动力源


今年自然资源领域还有众多改革举措将会加码,划定“三区三线”,编制各级国土空间规划,深化落实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加强生态整体保护和系统修复,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都将持续深化。如何以改革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人们期待着两会声音。

 绿 色 发 展


极端天气频发、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被破坏……由气候变化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作为非传统安全问题,给我们的经济社会生活带来严重影响,成为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   


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自然资源部正在制定并组织实施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巩固提升实施方案,探索突破碳捕集、碳封存和地质碳汇等固碳增汇新领域。在此过程中,我们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探索。从排放端来看,如何清洁高效利用化石能源,并与可再生能源互补;从固碳端来看,我国生态修复、建设工程的固碳潜力如何?关于“碳中和”的话题,必将成为今年两会的一大看点。

 乡 村 振 兴


“农,天下之大业也。”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如何下好乡村振兴这盘大棋,关乎当下,也影响着未来。    


为了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自然资源扶贫政策没有在脱贫攻坚胜利后改弦更张、偃旗息鼓,而是持续发挥效力。自然资源部继续专项安排每个脱贫县每年计划指标600亩,继续实施脱贫地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省内调剂,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如何能够用好、用活资源,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相信代表委员们一定会贡献出他们的智慧。


 源 安 全


“对我们这样一个大国来说,保障好初级产品供给是一个重大的战略性问题。”铁矿石、原油、天然气、铜铝矿……件件桩桩,连着国运。习近平总书记对此常敲警钟,“我敲警钟是为了让大家警惕起来,居安要思危。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我们都要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情。”     


矿产资源支撑着现代经济体系建设和跨越发展。我国作为全球第一大矿产资源消费国,石油、铁、铜、镍、钴等紧缺战略性矿产品的供应长期依赖国际市场。而当前,随着全球地缘政治不稳定性大幅增加,境外资源供应面临较大风险,加上国内供应能力不足等问题较为突出,我国矿产资源供应链体系变得更为脆弱,资源安全形势愈发严峻。如何在紧缺战略性矿产品对外依存度高的情况下,突破矿产资源供给的约束堵点,保障我国矿产资源安全和全产业链安全?这必将成为今年两会的热点话题。

 海 洋 强 国


“建设海洋强国,我一直有这样一个信念。”习近平总书记心中有着深深的海洋情结。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海洋强国”,为我国海洋事业发展确定了战略目标。十年过去,从认识海洋,了解海洋,到经略海洋,我们从未放弃寻找与海洋的和谐相处之道新时代建设海洋强国,应该如何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有序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留下永续造福人类的“蓝色银行”,共同推进海洋命运共同体建设?这些问题必将引发代表委员们的热议,成为今年两会的一大看点。


 字 经 济


仰望星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我们定位着方向;俯瞰大地,无人矿山、智慧国土、智能生态修复,因数字而发生“蝶变”……与我们每个人的未来息息相关的数字中国,正在向我们走来。    



自然资源部系统测绘地理信息和自然资源调查在数字中国建设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智能化、综合性数字化时空信息基础设施,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平台,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建设将不断夯实数字中国建设“基座”。以数字为杠杆,未来中国将有哪些深层次变革?数字中国还需补上哪些短板?这必将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技 创 新


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喊出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开始,科技强国便成为几代中国人为之奋斗的目标。一百多年来,我们不断与历史赛跑,如今,我们可以“上天入地”“登峰下海”,科技创新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    



迈入“十四五”,自然资源领域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战场,大有可为。地质矿产、海洋、测绘地理信息和生态修复等重点领域,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能力亟待加强;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地球系统科学、水平衡、全球气候变化、千年尺度中国地理格局演变、自然资源与生态系统关联耦合和影响机理、地球关键带等重大基础科学问题研究都呼唤更多担当和更多作为。在即将召开的全国两会上,我们期待代表委员们汇智献策,共商更多高含金量的科技创新大计。













笔记碎碎念: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将召开。这是我们党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 来源: 中国自然资源报

■ 编辑: 规划师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