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定义

勒·柯布西耶maison Citrohan系列中
最早的原型maison Domino
早期装配式建筑

固定垂直构件的榫卯结构
河姆渡出土榫卯结构木建筑遗迹
我国古代预制木构架体系

古希腊属梁柱结构体系建筑
第一次工业革命
建筑工业化发展的重要契机和助推力


第一座装配式大型公建—伦敦水晶宫


正在用预制件搭建的伦敦水晶宫
全球建筑工业化发展进程

工业革命时期,大批农民涌向城市
战争与灾难引发的住房需求



柯布西耶以工厂化为基础的居住单元系列,1952
“赫鲁晓夫楼”奠定了早期预制装配式建筑规模化基础。

赫鲁晓夫楼


正在建造中的赫鲁晓夫楼

高层赫鲁晓夫楼

蒙特利尔67号住宅—正在组装的“盒子”
日本公共住宅标准化设计和工业化生产

日本五洋建设公司的50层装配式东京塔工地

东京中银舱体大楼,1972年建成
大板建筑受到普遍欢迎

1—外纵墙板;2—外横墙板;3—楼板
4—内横墙板;5—内纵墙板;6—楼梯

典型的大板建筑

柏林根达曼市场,用大板技术建造传统风格建筑
哈勒新城大板住宅
哈勒新城大板住宅,左侧是改造更新后的建筑
罗斯托克市中心,用大板技术建造哥特风格建筑
巴黎郊区的“天空之城”

立面上大尺度的预制构件
纽约迷你公寓项目组装现场

51个单元完全在工厂制造完成


纽约个性化迷你公寓的标准单元
包括家具设施在内的定制化高度集成
3D打印结构替代传统钢筋


世界上最大的 3D 打印“建筑”—莫比乌斯环屋



设计图
纵观建筑工业化的发展历史,特别是工业化住宅的发展,重要的契机和推动力主要来自四次工业革命的推动及战争与灾难引发的住宅需求。技术的进步带来现代建筑材料和技术的发展。而战后,欧洲国家以及日本等国房荒严重,迫切要求解决住宅问题,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全球建筑工业化发展进程
发达国家装配式建筑发展特征
欧洲装配式建筑风格
美国建筑风格
日本建筑风格

发达国家装配式建筑发展特征
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历程
起步阶段—20世纪50年代

1959年,北京民族饭店首次采用预制装配式框架—剪力墙结构
持续发展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初

1976年兴建的北京前三门住宅区
北京解放后第一个最大单项住宅工程
内墙火模板现浇混凝土和外墙预制混凝土板相结合的施工体系

1978年,邓小平亲自视察前三门住宅楼

北京前三门住宅楼建筑工地
低潮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

唐山大地震,预制房屋遭到严重破坏

大板式住宅建筑出现渗漏,连接差
新发展阶段—2008年至今

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历程
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思考
国家及行业层面的思考
机构、企业及个人层面的思考
参考文献:
【1】崔润心、张帆 . 关于中国建筑行业之装配式建筑发展前景
【2】单兰亮 . 从历史和全球视角思考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问题
【3】《混凝土与水泥制品》杂志社. 装配式建筑发展史
【4】史玉芳、康珅、王秀芬. 基于SWOT分析的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对策研究
【5】李瑜. 全球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6】易晓园、李茜. 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历程和技术体系与前景
【7】郑 磊、陈光冲、冉 然. 建筑业发展阶段划分
【8】丁成章. 装配式建筑发展简史(上、下)
【9】文林峰. 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背景和政策环境
【10】张辛、刘国维、张庆阳. 日本:装配式建筑标准化批量化多样化
素材来源:量树科技
来源:装配式建筑网